全球經濟風雲變幻,金融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已起,發達國家債務危機接連爆發,掀起了全球經濟力量重組的序幕。七月底美國實際未償還國債與14.294萬億美元的法定上限只差2500萬美元,美國會因爲政治爭議一度僵持不下,最終雖然在限期前通過提升國債上限,但是減債計劃仍然欠缺明確内容。發達國家債務纏身,主導了全球經濟數十年的的國際金融和貿易模式行將轉變,亞洲各發展中經濟體也須轉型應對。
金融體系放鬆管制造成資產價格膨脹,雖然為世界經濟帶來了短暫的繁榮,但同時也遺留下嚴峻的金融風險。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,2008年爆發的金融海嘯,敲響了全球金融體系的警鐘,世界經濟不能再倚仗金融擴張支撐,必須另尋出路。
亞洲各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系相對落後,發達國家的金融系統失效對亞洲經濟的直接衝擊相對緩和。然而,這並不意味著亞洲各新興經濟體可以因此而鬆懈。在全球經濟力量重新洗牌的過程中,亞洲各國必須應對轉型的挑戰,不能再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。經濟增展模式需要一條創新的道路,也需要著力於發展内需市場,以抵消發達國家需求下降帶來的衝擊。這次經濟轉型,需著眼於長遠發展和創新,尋找持續發展的動力,走出「低水平均衡陷阱」。
佔了全球人口六成的亞洲,在世界發展中舉足輕重,是世界和平發展,繁榮穩定的基礎,在發達國家經濟疲弱之時,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。亞洲人民總體生活水平改善,也是完成全球千禧發展目標的重要一環。只有亞洲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全面提升,世界才能算得上是共同繁榮。
這一屆的博鰲青年論壇(香港)以《轉型中的亞洲經濟與社會:青年人的使命和角色》為主題,從文化創業產業、互聯網、教育體制改革和亞洲金融復興四個範疇,探索亞洲轉型的前路,和在這條路上青年人的使命和角色。
|